琉璃苣籽油 (Borage Oil)
琉璃苣本身是歐洲常用的藥草,據說中世紀的修道院中多有種植它。花朵跟葉片具有小黃瓜的氣味,常用來作為沙拉的材料,花朵以靛藍色為主,也有白色、粉紅的變種。剛綻放時,會是粉紅色,之後變色為靛藍色,是很特別的花朵。葉跟莖上都有毛刺,看起來讓人有纖細敏感的感覺。
琉璃苣的花語是「勇氣」,傳說十字軍東征時,士兵出發前會飲用加有琉璃苣花朵的酒,幫自己提振士氣。
琉璃苣籽油是將琉璃苣的種子壓榨而成,氣味沒有小黃瓜的味道,反而是濃濃草味。富含γ-次亞麻油酸(GLA),約20%左右。這是一種必需脂肪酸,人體無法自行合成。
琉璃苣籽油可幫助提升肌膚舒適度,也能增強肌膚的防護能力,舒緩肌膚乾燥以及因乾燥引起的泛紅、敏感和癢感,減少脫屑、脫皮的乾澀感。
因為γ-次亞麻油酸是一種很容易氧化出現油耗味的油,加上本身氣味較重,通常會和其他較穩定與氣味較清淡的基底油調和使用,像是芝麻油、甜杏仁油、荷荷芭油⋯⋯等。
和同樣含有γ-次亞麻油酸的月見草相比,琉璃苣籽雖然所含Omega-6比例較低,但是γ-次亞麻油酸所佔比例較高。這樣似乎很難分出高下,不過回到植物本身,每一個存在都有獨有的美好,琉璃苣的植物特質,花朵會變色、莖葉上有毛刺,或許能對應到對於環境變化很敏感,甚至會因此戴上不同面具的壓力狀態,如果累積的情緒已經無法隱忍,肌膚往往首當其衝,如果有觀察到這樣的狀況,可以考慮嘗試琉璃苣籽油的幫助。
產品特色
富含γ-次亞麻油酸(GLA),有助提升肌膚對外界環境的防護力,穩定膚況。
可減緩乾燥引起的不適感,幫助肌膚恢復柔軟與彈性,適合熟齡與脆弱肌膚使用。
質地溫和、延展性佳,保濕力優異,亦適合作為調理精華油使用。
經物理性真空低溫脫臭處理,氣味清淡,更適合日常臉部與身體保養。
脂肪酸組成與護膚特性
棕櫚酸(Palmitic Acid)約 10%
‧ 有助肌膚形成基礎防護層,強化膚況穩定性。
硬脂酸(Stearic Acid)約 5%
‧ 結構接近皮脂,協助滋潤與緊緻肌膚。
油酸(Oleic Acid, Omega-9)約 20%
‧ 幫助肌膚柔軟、彈性與延展性佳,舒適度高。
亞麻油酸(Linoleic Acid, Omega-6)約 35%
‧ 支援肌膚屏障功能,提升保濕與防禦力。
γ-次亞麻油酸(Gamma-Linolenic Acid, Omega-6)約 20%
‧ 具高度舒緩與修護特性,協助改善乾燥敏感膚況,促進肌膚穩定與滋養。
使用建議
可單獨使用於臉部、頸部或乾燥區域,作為保濕與舒緩修護保養油。
可添加於乳液、面霜、身體油、按摩油中使用,強化潤澤與延展性。
建議以10–50%比例搭配穩定性較高的植物油使用,例如荷荷芭油、甜杏仁油或芝麻油。
建議開封後12個月內使用完畢,以維持最佳新鮮度與使用體驗。
未開封請置於陰涼乾燥處保存,避免高溫及陽光直射。使用時請保持瓶口清潔,降低空氣與濕氣接觸,可延長油品穩定性。
保存說明
請存放於乾燥陰涼處,避免陽光直射與高溫潮濕。實際保存期限將依油品特性、開瓶頻率、環境濕度、溫度及光照等條件有所差異。詳細說明請點擊 專題文章
產品特色提醒|天然,獨一無二
植物受氣候、日照、雨量與土壤等自然條件影響,每批產品的氣味、顏色與質地可能略有差異。這些自然的變化,正是植物本身的獨特魅力。感謝您一同欣賞自然的原貌。
安全提醒
首次使用的植物油,建議先取適量塗抹在手肘內側肌膚,24小時無過敏反應(紅、腫、癢),再增加使用範圍與頻率。
如出現不適或過敏反應,請立即停用,並以肥皂、洗手乳等反覆清潔不適部位。若有必要請諮詢專業芳療人員或尋求醫療協助。